菊花栽培的密度(菊花的栽培与管理技术)

菊花栽培的密度(菊花的栽培与管理技术)
菊花栽培的密度与茬口、土质、土质有关,不同的栽培方式培育的菊花品种和生长习性也不同,因此种植密度也是不同的。
二、密度
栽培密度的多少对于菊花栽培的密度有影响,如果密度太大,菊花生长的空间小,光合作用强度弱,从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。因此,密度的控制主要以行距、株距、土层厚薄为主,这样菊花能够健康成长。
三、分株
分株栽培的方式比较复杂,需要准备的材料也比较多。首先要把发育不良的菊花从盆土中挖出来,放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,进行晾晒,使得菊花根系组织脱落后再进行栽植。分株时,为了保证成活率,最好把母株从盆中倒出,放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晾晒,等切口干燥后,再栽入盆中,分株后要马上浇水,不可泡在水中,并及时换水。
四、修剪
由于菊花的头两年比较好养,头两年修剪主要是修剪顶端,促进分枝的生长。开花后进行短截,短截一般在10-15cm左右,保留基部的2-3个芽,多余的全部剪掉,多余的叶片要剪掉。对于生长旺盛的植株,生长一年左右的菊花,可以边剪边开花,每当花谢之后,将残花剪去,同时减少养分消耗,促进新芽的萌发。
五、肥水管理
菊花是一种喜肥植物,但是在施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,千万不要施肥过多,因为植株的茎叶和花朵中都含有一定的钾元素,施肥过多,植株的叶子容易变黄。施肥过少,植株的茎干也会变得瘦弱。所以一般在生长期间,每隔10天施肥一次,最好是使用腐熟的液态肥,有利于植株的生长。
六、注意事项
1、光照要求
菊花是一种喜阴的植物,但是也需要充足的光照,生长期间应当放在室内向阳的地方,因为长期光照不足的话,会造成菊花生长不良,颜色变浅,花芽也会减少,不利于开花。
2、浇水要求
给菊花浇水最好选择水分充足的方法,不能太频繁,不然会使菊花的根部泡水腐烂。每次浇水时,也应当浇透,但不要出现积水。
3、种球处理
在种植前,应当对菊花种球进行处理,将种球从土壤中挖出来,清洗干净,然后放在阴凉通风处,将种球表面的水分晾干。
4、光照要求
种球在阳光下暴晒时,会导致种球的外层温度过高,出现花芽的现象,如果放在太阳下暴晒,温度高的话,会使花芽中的营养物质出现枯败,导致花蕾掉落。

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,若需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77788821.com/ZjU17Ak4Yq.html